到上海的第一個感覺:這裡不像是大陸。

在北京的幾天,2人被此起彼落的喇叭聲,吵得都快神經衰弱。在上海的路上,很少人會亂按喇叭(聽說會開罰單),但卻也讓剛下飛機的我們見識到這個城市的另一個奇觀:塞車。



上海的人口數量據說已達2千1百萬人,而且每個月增加6千輛的新車,人與車擠在這6千3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可以想像有多麼地擁擠。從我們的住處不塞車到市區大約30分鐘,但一旦碰上塞車,可得要花上1、2個鐘頭在「高速」公路上耗著。二天的空檔,原本計劃要去「豫園」,最後也都因為塞車而放棄。



上海最美的地方,非外灘莫屬,這裡的白天與晚上有著不同的美,白天可以欣賞古典殖民地時期的建築,到了夜幕低垂時,黃浦江兩岸的大樓就會穿上閃亮衣裳,而這裡的夜景有著million dollar view(百萬元景觀)之稱。



但相較於金光閃閃的夜景,Kaiteri還是比較喜愛白天欣賞古蹟建築、鐵橋及昔日租界的街道,希望下次能有更多時間,能更親近這些歷史建築及捕捉過去曾留下的影子。



昔日的「遠東華爾街」


這次在上海,也順道去爸爸小時候住過的地方,雖然經過了60多年的時間洗涮,據爸爸的描述,房子的外觀沒有太大的改變,聽著爸爸娓娓道來過去在這裡的點滴回憶,大家也彷彿跟著走入時光隧道。



老家門前的貓


去完了老家,接著又去了奶奶以前常帶爸爸去玩的兆豐公園(現在已改名為中山公園)。


有點像紐約的中央公園

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前往中國第一水鄉、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「周庄」。


要去周庄之前,我們聽到兩極的建議,一方說觀光氣息濃厚且路途遙遠,另一方則說絕不能錯過「中國的威尼斯」。從未去過的我們,還是想去看著有「水鄉澤國」之稱的周庄。



周庄建於900多年前,全鎮有一半以上的建築為明、清時期所建,建築前門是街道、後門是水道,打開窗戶就可直接跟對門鄰居說話,這裡看似是觀光地區,但其實還真有人住在其中,只是這個過多的包裝,時時刻刻都聽得見路邊小販的叫賣聲及旅行團導遊的擴音器聲音,破壞了這個古老小鎮該有的寧靜,或許下次停留的時間避開遊客人潮,就能感受體會到水鄉古老原貌。



來到上海當然要品嚐道地的上海菜,而我們前往的「上海老站」是此行當中吃到最道地、豐盛、好吃的一餐。這裡吃的是「經典本幫菜」,如燻魚、冰糖蓮藕、炒鱔糊、大烏参、清炒河蝦仁等。



上海老站不僅有道地的上海菜,而且它本身就是個古蹟。這一棟建於1921年典雅的歐式白色建築原本是法國人的修道院,走廊牆上精心佈置了上海的老照片,餐廳最大的特色是那兩節火車的餐車,一節是慈禧太后的宮廷座車,另一節是宋慶齡的外出用車,可惜我們因為人數太多,無法在餐車內用餐。

要離開上海之前,原本計劃要去搭乘比高鐵還要快的「磁浮列車」前往浦東機場,但因為又是「塞車」的緣故,只好開車直奔機場,我想我們對上海最深的印象還是塞車,要去各個景點,都要把交通的時間算進去,免得浪費太多時間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ite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